滨外区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赵阳国 |
滨外区(riparian area)是指沙质滨岸带剖面中,以破浪带为界向外的水域。
简介
根据破浪线内外水动力性质不同,可将沙质滨岸带进行划分。以破浪带为界,向外为滨外区(riparian area),由破浪带向岸属滨岸区,依次为外滩、前滩、后滩、沙堤。滨外区为水下风暴潮沉积。
风暴潮沉积
滨外区为水下风暴潮沉积环境,以珠江河口为例,沉积序列如下:
1、底部与下伏地层为波浪侵蚀造成的突变接触面;
2、在侵蚀面之上覆盖一层贝壳富集层;
3、贝壳富集层之上覆盖一层硅质砂层,在风暴落潮流影响不到的地区缺少盖层;
4、在硅质砂层的上部通常存在交错状、波状和水平层理构造;
5、层理构造层逐步被生物扰动层所代替。
沉积构造
滨外区由于海水变动不那么强烈,沉积物所特有的潜穴一般较浅,多呈歪斜或水平的。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阳国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