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2.jpg

人造卵巢支架让未成熟卵细胞正常发育

科技日报 2018-07-03 作者:刘霞

  据英国《独立报》1日报道,丹麦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生物工程卵巢——剥离了DNA和活细胞成分的卵巢支架,这是全球首个能让未成熟卵细胞成功发育成适合移植的受精细胞的人造卵巢。研究人员表示,这种人造卵巢未来有望让经历过癌症化疗的女性无风险地成为母亲。

  有些需要接受紧急医学治疗的女性,会将卵巢组织(含有数千个未成熟卵子,这些卵子存在于被称为卵泡的充满液体的囊中)保存下来,希望在治疗后再将卵巢组织植入体内。然而,如果有癌细胞留存在卵巢组织内,那么,再次移植带来的癌症风险也会很大。

  哥本哈根理工学院团队的最新技术避免了这一风险。他们使用一种化学过程,剔除了卵巢组织细胞的DNA以及可能包含有错误指令导致细胞不受控制生长的其他特征,然后将未成熟卵细胞植入这个空的卵巢支架中。

  结果表明,未成熟的卵子和组织支架可以重新整合,在这个支架中存活下来,然后可被移植到一个活宿主——一只老鼠体内。

  团队负责人苏珊娜·波尔斯说:“这是分离的人类卵泡首次在脱细胞的人类支架中存活下来。试验表明,它可以提供一种新的生育保护策略,没有恶性细胞‘卷土重来’的风险。”

  此前,英国科学家首次将未成熟细胞从卵泡中取出,并在体外培育为成熟的卵子,但该研究没有卵巢支架可让卵泡重新植入并自然发育。

  独立医生认为,这是“开创性的”研究,“是生育保护领域极为重要的进步”。但这个过程仍需要精简并证明对人类是安全的,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英国哈默史密斯医院妇科医生斯图尔特·拉维博士说:“如果这一技术被证明有效,它会比试管受精(IVF)和冷冻卵子更具优势。”

  研究人员在本周一于巴塞罗那举行的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年会上介绍了这一成果。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