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凤桐:有计划,有重点,争时间,通力合作,完成科研任务科普中国-科技名家·里程碑 2017-12-18 |
我们农业科学工作者,必须站到生产第一线上来,有计划,有重点,争时间,通力合作,完成科研任务。——陈凤桐
人物百科:
陈凤桐(1897.2.25—1980.10.4),河南省内乡县人,著名农学家,农业科技管理专家,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导者。
1921年(民国十年)毕业于河北省保定甲种农校。1929~1931年(民国十八年~民国二十年)赴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专门部研究农业经济。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党组书记、副院长(1957~1959年)、顾问(1977~1980年)。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
陈凤桐毕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20世纪40年代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科学工作者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创立了“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创办了《自然科学界》刊物。组织科研人员去农村调查研究、建立实验基点,采取室内研究与农村生产结合的方针,控制了蝗虫灾害、小麦条锈病和猪瘟、牛瘟等传染病。提倡研究农业区划,对红壤改良利用、水土保持、三叶橡胶和木薯等亚热带作物在赣南引种栽培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代表作有《全国冬小麦黄锈病的研究急需统一起来》、《论农业专家下乡》和《农业科学工作如何结合实际》等。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